2023-08-06 15:36:14作者:光伏下载站
在新版本中,知乎加入了许多新的功能,包括「市场」菜单中新增的音频科普类节目「每日新知」以及带来了全新的首页。然而比起这些,最为显眼的还是知乎在底部菜单栏里新增的「想法」功能。
轻量、即时、简单的「想法」
「想法」,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轻量级内容发布的工具。在发布的形式方面,「想法」与之前推出的「分享」有些类似,你可以在这里面编辑简短的文字,发布图片或视频,也可以分享知乎以及平台以外的链接。与「分享」不同的是,「想法」这一功能被放在的更显眼的地方,取代了页面下方的「发现」,有了独立的页面和入口。
在内容的交互方面,知乎的「想法」与微博,Twitter 一样,都可以转发、评论和鼓掌(也就是赞),而这其中的转发不同于常见的多层嵌套结构,使用了不为常见的单层平行结构,这种方式使内容不论经过多少次的转发,都能始终保持完整的信息呈现。
简单来说就是,在你转发其他人的想法时,只能显示转发的最后一条内容。举个例子,当 B 君评论并转发 A 君的想法,C 君再转发 B 君的想法,最后只能显示 B 君转发的内容,却显示不了最开始 A 君的想法。「这种平行结构下的传播链路,可以使内容互动和讨论更加集中在有价值的想法节点上。」知乎工作人员对此种平行结构解释到。
在具体的内容方面,除了可以阅览到你所关注的用户发布的文字、图片等内容,知乎还会围绕着一些主题来推荐。「很有想法」是当天好想法的编辑精选,汇总了一些热门话题和话题下的想法。此外,右上角的「推荐频道」也很有特色,其中分了艺术、物理学、汽车、建筑等诸多子频道,频道中的用户也可一键关注。
随时发布短内容需求的存在
知乎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发现,社区内出现了越来越多即时分享的短内容。这类内容虽然不是体系化的知识输出,但其内容本身在信息密度和构建有价值的讨论氛围方面,也有着不错的表现,很显然,短内容是有市场,有价值的。而在推出「想法」这一功能之前,知乎也曾有过短内容的尝试。
在一年之前,知乎上线了「分享」的功能,用户不需要回答问题也不需要另起标题写长文,编辑简短的文字即可发布,其也属于轻量级内容发布的工具,但这次尝试并不能称得上是成功。由于用户分享的短内容出现在首页时间流,干扰了其他专业长内容的浏览,这一功能收到了不少负面评价,知乎需要在短内容上进行新的尝试。
另一方面,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事情会在手机上完成,而如何让习惯于手机端的用户更多撰写内容成为了问题。用手机屏幕撰写回答并不是一种很好的体验。出于习惯,知乎上回答大多需要较长的篇幅来论证。用手机编辑无论是输入文字,还是文章排版,效率都不是很高,甚至还会有应用闪退导致草稿丢失的情况出现。
一方面鼓励用户在手机端输入文字,而不是阅读。另一方面,用户对短内容也有着需求,两者最终催生出了「想法」这一功能。而「想法」也不再藏于首页,有独立的入口和页面,这一方式同时也解决了长内容与短内容混杂这一问题。
良性的创作空间,又一次的好友筛选
「想法」为用户在创作和阅读上带来更加轻量,更加即时的体验。但与此同时,在即时分享的场景下,如何保证这种轻量、碎片化的信息的质量,如何避免成为用户发布自拍,随手心情的下一个微博,知乎其实是有着自己的见解。
关系形态决定了核心创作属性。在知乎,好友之间的的关系大多基于共同的兴趣形成,在这样的关系氛围下,形成认真、专业的讨论更加自然。个人的生活分享,反而很难获得传播和互动。而如体验中提到的那样,用户在想法首页能看到的内容基本都来自于自己所关注的用户,假如真的遇到与自己兴趣有别的用户,取关即可,这样就不会出现在想法的时间流里。
「想法」功能的出现,是继微信清理不常联系人之后,又一次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好友,重新精确好友关系。借助它我们可以取关一些喜欢刷屏发布低劣内容的,同时关注一些很有「想法」的。从知乎的角度来看,「想法」功能的推出则是知乎整体社交属性的提升,知乎的社交关系变得更有价值,变得更加完善了。
整体来讲,「想法」这一功能降低了信息分享的门槛,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其中,虽说形态上,与微博有相似之处,其实在内容方面,「想法」定会是独具知乎特色的。现在,轻量级、碎片化的「想法」与之前的问答「问答」相辅相成,这也让知乎的内容体系也变得更加完善。
「想法」这一功能,正在肩负着让知识兼具社交价值的重要使命。
相关攻略
版权声明:部分内容为互联网整合,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相关文章